8月24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10条措施中第五条提出推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措施》表示,将停止审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费项目,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部分公路路段对货运车辆试行通行费8.5折优惠。
有货车一年少交路费4.6万元
《措施》称,从2017年7月1日开始,在保持现行货运车辆计重收费基本费率及计费规则不变的前提下,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全资和控股的43条路段,对使用粤通卡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试行高速公路通行费8.5折优惠。
省交通运输厅解释,货运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站,正常领取复合通行卡,不要刷粤通卡,到达出口收费站时,货运车辆要行驶计重收费车道,交回复合通行卡,使用国标粤通卡支付通行费。经核实满足优惠条件,则该车辆行经的优惠路段按照8.5折计收通行费,其余路段按照9.8折计收通行费。需要注意的是,如货运车辆持有的粤通卡损坏或卡内余额不足以支付当次通行费,则不能享受优惠。
广东省多条出省通道如京珠南、京珠北、韶赣、二广、粤赣、平兴等都纳入了本次优惠范围,“经常行驶这些线路的车主受益明显”。省交通运输厅举例,载重49吨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行驶京珠南和韶赣高速出省,全程需交费844元,8.5折后优惠127元,一年少交路费约46000元。从一个多月的试行情况看,货车非现金通行费收入和车流量同比分别增长68%、54%。
18地市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已取消
《措施》表示,要停止审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费项目,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2017年1月1日起,广东省取消了18个地市试行的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同时取消165个公路项目收费,撤销58个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收费公路里程约3155公里。目前,全省普通公路保留收费权的公路项目共有15个(含5个暂停收费的项目),设置有15个收费站(含4个暂停收费的站点),合计收费里程约539公里(含暂停收费的项目里程)。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研究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工作,在保留个别大型桥梁收费项目按原经批准的收费期限和收费标准继续收费的基础上,取消其他普通公路收费项目。“争取早日实现普通公路彻底免费通行”。
西藏吉隆—热索瓦口岸正式启用,成为中尼唯一公路口岸
△ 8月3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边境的吉隆—热索瓦口岸,作为国际性口岸30日正式启用。此次扩大开放后,第三国国籍人员持有效证件可通过此口岸出入境。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主席助理罗梅表示,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连,随着两国的贸易发展,尼泊尔与西藏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西藏凭借地缘优势已经成为通向南亚地区的主要陆路通道。
△ 吉隆口岸
吉隆口岸地处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同意吉隆公路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此前,受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波及,吉隆口岸损毁严重。经灾后重建,2016年吉隆口岸恢复双边运行,成为承担中国与尼泊尔陆路经贸往来的唯一公路口岸。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周慧表示,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后,此口岸促进了中尼两国的合作交流。今年5月,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双方签署了中尼友谊工业园、尼泊尔·中国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尼两国加强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另外,西藏受中国商务部委托,负责组织实施对尼泊尔北部地区援助项目。目前,尼泊尔巴拉维、拉特纳两所中学已经开工建设,梯姆雷联检场所项目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图纸外审。
周慧说,下一步沿吉隆、樟木口岸方向,中国还将加大对尼方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并积极与尼方探讨实施铁路、电网、通信等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中尼通道有效衔接,实现互联互通。
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戈宾达·巴哈杜尔·卡尔基表示,尼泊尔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国,此次国际性口岸的正式启用将进一步增强尼中两国的双边贸易、旅游、投资和人文交流。
浙江高速公路启用区间测速,两年内普及
从浙江省高速交警总队获悉,该省高速公路“区间测速”9月1日起将在11条高速的15个路段正式启用,2年内在所有高速公路推行。
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在起点、终点对过车各拍摄一张图片,记录过车时间,区间距离除以区间行驶时间,得出车辆行驶的区间速度。如高于该区间的限速,系统会自动记录该违法行为并入库。今年5月,浙江交警已试运行“区间测速”,虽然没有据此对超速行为进行处罚,但会给相关车主发送短信提醒。
据介绍,这15处测速区间包括G56杭瑞高速、S2杭甬高速、G15沈海高速、S26诸永高速、S13练杭高速、G60沪杭高速、G25长深高速、S33龙丽高速、S28台金高速、G1513温丽高速、G9211甬舟高速等,测速系统已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
区间测速与此前的单点测速不同,单点测速仪一般位于中央护栏或边护栏,测的是瞬间速度,不少车主会根据“电子狗”提醒,行至测速点时刹车,过后加速前行。
“以前高速公路上较多的是雷达测速,区间测速是作为补充。”浙江高速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彭桔志告诉记者,今后将加大区间测速系统建设力度,最终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全程测速,对车辆实时行驶速度、行程车速全程监控,扫除原有测速系统死角。
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全支付”开通 支持“无感支付”
25日上午,全国首批高速公路“全支付”车道率先在山东高速济南周边收费站正式开通。
记者从山东高速股份收费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本次推出的“全支付”车道是山东高速进一步方便公众出行的创新产品,也是落实“智慧高速”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全支付”通俗讲就是支持现金和所有非现金支付渠道,从方便用户的角度出发,最终实现除支持现金外,还支持任何一种非现金结算方式;目前已经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银联卡、信联卡及e高速的“无感支付”,后续会继续接入更多的支付渠道,最大限度的方便公众出行。
据悉,首批上线“全支付”车道的有济南周边12个收费站,分别是济南(零点)、济南北、天桥、济南西、港沟、华山、崮山、万德、章丘、济阳、埠村、齐河东。
为切实方便用户支付通行费,“全支付”车道率先推出了“无感支付”概念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扫码设备。“无感支付”是基于车牌识别的互联网支付产品(ITC),是传统ETC业务的升级产品,采用“车牌识别+手机APP”的模式,实现用户在家自助绑定车牌和支付方式,出口车道无干预的完成通行费快速支付。
同时,为了解决“全支付”车道不同车型用户方便的在车内完成扫码支付,山东高速自行设计开发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扫码终端,可以兼容各种车型用户开窗高度不同的问题,用户仅需要在手机上打开支付宝或微信的支付码,手机屏幕朝上伸出窗外,1秒钟内即可完成扫码支付,快捷又方便。
按照山东高速的工作计划,近期会陆续完成全省收费站的升级改造,将原有的人工收费口全部升级为“全支付”车道,服务民众出行,提高通行效率。用户可以通过“e高速”APP客户端、“高速ETC一站通”支付宝生活号等多个渠道办理“无感支付”(ITC)业务,畅享高速公路快速通行体验。